MPAcc员工案例大赛是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MPAcc员工案例大赛组委会主办,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BV韦德、上海国家BV韦德、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14家培养单位联合发起组织的公益性赛事,目前已成功举办八届。2023年(第九届)MPAcc员工案例大赛由BV韦德承办,为扩大大赛影响,进一步营造“Competition , Innovation , Cooperation , Communication”的良好氛围,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公平公开”的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一、第九届MPAcc员工案例大赛简介
第九届案例大赛将于2023年3月至6月由BV韦德承办。本届大赛全部赛程分初赛第一阶段及第二阶段、复赛、决赛四个阶段,设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七个赛区,邀请MPAcc培养单位的MPAcc学员及员工自由组队参赛,每家培养单位最多可选派8支代表队;邀请MPAcc培养单位的本科生(不限专业)自由组队参加初赛第一阶段的比赛,每家培养单位最多可选派2支代表队。
案例大赛通过组织MPAcc学员亲历企业实践、模拟管理决策、比拼解决方案,培养并提升MPAcc学员发现、分析、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不同培养单位间MPAcc学员的交流与沟通,是MPAcc学员展示自身的舞台与个人成长的助推器。
二、第九届MPAcc员工案例大赛方案
(一)比赛时间
2023年3月至6月,历时4个月。
(二)比赛组织
1、指导单位
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2、主办单位
MPAcc员工案例大赛组委会
3、联合发起单位(按拼音首字母排序)
北京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湖南大学、暨南大学、BV韦德、上海国家BV韦德、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
4、承办单位
BV韦德
5、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1-65365276
QQ群:225421731(本科生);625758399(研究生)
(三)赛程安排
比赛流程 | 时间安排 | |||
报 名 | 在线报名 | 员工自由组队在大赛官网报名参赛,建议各单位为参赛团队安排指导教师,报名截止后队员信息不得修改。 | 2023年3月17日9:00 — 3月23日11:00 | |
初 赛 | 第 一 阶 段 | 公布案例 | 各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网查看初赛第一阶段案例 | 2023年3月24日9:00 |
提交报告 | 各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网在线提交分析报告 | 2023年4月7日11:00之前 | ||
参赛单位审核 | 各单位预选授权本单位参赛代表队 | 2023年4月8日 — 4月14日11:00 | ||
初赛评审 | 分赛区网络评审 | 2023年4月15日 — 4月25日11:00 | ||
名单公布 | (1)官网公布初赛第一阶段本科生前20强名单 | 2023年4月26日 | ||
(2)官网公布入围初赛第二阶段MPAcc前150强名单 | ||||
第二 阶段 | 公布案例 | 各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网查看初赛第二阶段案例调研方向及要求 | 调研方向已发布 | |
提交报告 | 各参赛团队在线提交编写的案例报告及解决方案 | 2023年5月19日11:00之前 | ||
初赛评审 | 分组网络评审 | 2023年5月20日 — 5月30日11:00 | ||
名单公布 | 经会议集中评审,大赛官网公布入围复赛前10强名单 | 2023年6月5日 | ||
复赛 | 现场展示 | (1)入围复赛前10强团队通过抽签两两分组,进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陈述。 | 2023年6月17日 | |
(2)评委根据团队及选手现场表现,投票评选晋级决赛的5支团队,评选出三等奖及个人单项奖等。 | ||||
决赛 | 现场展示 | (1)入围决赛前6强团队现场展示,进行案例分析及解决方案陈述,现场评委和参赛团队进行问答。 | 2023年6月18日 | |
(2)评委根据团队及选手现场表现,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单项奖等。 |
特别说明:
1、参赛资格:
各培养单位MPAcc学员及员工可自由组队参赛。本科生(不限专业)可参加初赛第一阶段的比赛。若有不符合参赛资格的人员报名参赛且该人员所在团队被学校授权,则取消该人员所在团队的参赛资格,并在下一届大赛中,将该团队所在培养单位可授权团队数减半。
2、团队人数:
参赛选手以团队形式报名参赛,每位选手只能参加1支团队。每支MPAcc参赛团队包含5-6名队员,至少2人为在读员工,选出1位队长,进入复决赛的团队需保证有4名队员可以上场;每支本科参赛团队包含4名队员,选出1位队长。鼓励参赛团队邀请老师及实务界人士作指导。
3、填写指导教师:
参赛团队在报名时填写初赛第一阶段指导教师;初赛第二阶段提交报告截止时间前,参赛团队可在第一阶段指导教师的基础上,增加第二阶段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总人数不得超过3人。鼓励实务界导师参与指导,参赛单位可根据导师知识结构、擅长方向等组建导师团队进行指导。
4、各单位预选授权本单位参赛代表队规则:
(1)MPAcc参赛代表队规则:根据各培养单位提交报告的团队数量按2:1的比例分配团队授权名额,且同一单位授权的团队不得超过8支。具体说明如下:
只有1支MPAcc团队报名的单位可获得1个授权名额;
超过1支MPAcc团队报名的单位授权名额向下取整(例如,一个单位有3支团队报名,按比例有1.5个授权名额,向下取整即为1个名额,即该单位最终授权名额为1);
同一单位授权的MPAcc团队不得超过8支。
(2)本科参赛代表队规则:同一单位授权的本科生团队不得超过2支。
(四)比赛形式
大赛分初赛第一阶段、初赛第二阶段、复赛、决赛四个阶段。
1、初赛
#第一阶段
参赛团队以官方公布的案例为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提交报告格式:上传PDF文件。要求:纸型为A4(21.0 cm×29.7cm)标准,总页数(含封面、附录等)不得超过20页。正文采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中文采用宋体,英文和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封面、目录、标题、图表不受字体字号和行距的限制。若不符合上述格式要求,可能影响评审成绩,后果由参赛团队自行承担。
评审形式:网络评审。按照各赛区进入赛区评委评分环节的团队数量(即各赛区所有参赛单位预选的8支以内团队数量之和)分配晋级初赛第二阶段的名额,共150支团队晋级。每家单位晋级150强的数量不超过5支,若超过5支,该单位取前5支团队晋级150强,多出的名额将按分数由本赛区其他单位团队依次替补。参赛单位提供专家评委,遵循赛区回避的原则,系统在已授权单位中随机分配12个单位对案例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分情况,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确定案例最终得分。
本科生参赛团队只参加初赛第一阶段的比赛,根据各队得分情况确定前20强。
点赞环节:为提高案例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在公布晋级初赛第二阶段名单后设置点赞环节。点赞功能面向社会开放,根据各团队获得的点赞数量,评选出初赛阶段“最佳人气奖”。MPAcc团队和本科生团队通过点赞数量各产生一个“最佳人气奖”团队。
#第二阶段
参赛团队根据官方公布的调研方向和要求,开展实地调研,搜集整理素材,编写案例并提出解决方案。
提交报告格式:使用网页编辑器上传报告。整篇案例不得超过5万字,单张图片不得超过1M。除图表外,不允许以整页截图形式上传。除图表外若以整页截图形式上传,将取消该团队晋级资格。上传的报告重复率不得超过15%(中国知网查重),否则将取消该团队晋级资格。
评审形式:网络评审。按照各组进入初赛第二阶段的团队数量分配晋级名额,两组共计10支团队进入复赛。参赛单位提供专家评委,遵循小组回避的原则,进入初赛第二阶段的150支团队按照规则分为两组,系统在已晋级单位和14个联合发起单位中随机分配12个单位对案例进行评审。根据专家评分情况,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确定案例最终得分。
特别说明:
(1)初赛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的网络评审环节由各参赛单位自行委派评委,评委由学术界评委和实务界评委构成。
(2)各单位委派的实务界评委比重不超过评委总数的50%。请委派思想素质好、实务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能认真履行评委职责的实务界评委,且实务界评委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a.具有与会计相关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b.已获得博士学位;c.在政府机关、大中型企业担任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等行政职务。
(3)每个参赛单位的评审专家必须完成分配给本单位评审的所有团队(包括MPAcc团队与本科生团队)的评分,否则将取消该参赛单位所有参赛团队(全部MPAcc团队与本科生团队)的比赛资格。
(4)各参赛团队应及时提醒本单位评审专家按时完成分配给本单位的全部评审任务。
(5)同一参赛单位进入复赛阶段的团队不得超过3支,若因分数并列出现超过3支的情况,则初赛第一阶段得分高的团队晋级;若初赛第一阶段得分相同,则由本单位自主决定进入复赛的团队。
(6)晋级复赛时,若组内出现最后1支团队分数并列的情况,由大赛联合发起单位各派1位评委,遵循已晋级团队和分数并列团队所在院校评委回避的原则,投票确定晋级团队。
(7)根据大赛赛制,承办单位初赛第二阶段得分最高的1支团队可直接晋级决赛,晋级复赛名额根据初赛第二阶段得分依次递补。
(8)团队提交案例时必须同时提交企业授权书和查重报告,企业授权书模板详见附件1。
(9)员工在提交初赛第二阶段报告时,大赛界面会弹出团队承诺书窗口,员工需点击“同意”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团队承诺书模板详见附件2。
(10)初赛第二阶段案例报告提交后不允许再次修改。在提交案例至大赛系统的同时,员工需将案例Word版本发送至承办单位邮箱MPAcc@msg.sufe.edu.cn,由承办单位进行查重复核。请各团队务必保证案例报告提交系统版本与发送承办单位邮箱版本一致,以免影响最终晋级名单。
(11)员工提交的报告中被调研企业需匿名,标题、摘要、正文、照片及各类附件等处请勿出现参赛团队、队员、学校、指导老师等相关信息。
2、复赛
初赛第二阶段评审排名前30强的团队进入会议集中评审环节,经会议集中评审确定进入复赛的10支团队。晋级复赛的10支团队通过抽签两两分组,一对一淘汰。分组双方需在24小时内互相研究、分析对方在初赛第二阶段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并就对方案例提出己方的解决方案,双方通过现场陈述与辩论展现自身能力水平。
评审形式:专家根据参赛团队案例报告(50%权重)及现场表现情况(50%权重)投票决定晋级决赛的5支团队。
特别说明:
复赛评委由大赛联合发起单位各选派1名代表组成,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且实际参与MPAcc相关课程教学,评委遵循参赛团队所在学校回避的原则。复赛两场评委主席分别由上一届和下一届承办单位委派。
3、决赛
晋级决赛的6支团队需在18小时内研究、分析其余晋级团队在初赛第二阶段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决赛时,6支团队抽签分为两组,每组3支团队,各队需依次陈述己方在初赛第二阶段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余晋级团队及评委的现场提问。
评审形式:专家根据参赛团队案例报告及现场表现情况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其中案例报告50分,现场表现50分,案例报告与现场表现得分之和即为该队总分。根据专家评分情况,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的方法,最终确定各参赛团队的排名。
特别说明:
决赛评委由学术界评委和实务界评委组成。(1)学术界评委:由大赛联合发起单位各选派1名专家担任,要求副教授以上职称且实际参与MPAcc相关课程教学,无需遵循回避原则;(2)实务界评委:每个联合发起单位各推荐2名实务专家组成专家库,由当届大赛承办单位从中随机抽取若干名专家担任决赛实务评委,当届承办单位推荐的专家必须遵循回避原则。决赛两场评委完全相同。决赛评委主席由上一届承办单位委派。
(五)比赛流程控制
1、复赛
#总体安排
(1)10支晋级复赛的团队需提前48小时通过抽签两两分组,一对一淘汰。
(2)分组双方需在24小时内互相研究、分析对方在初赛第二阶段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并就对方案例提出己方的解决方案。
(3)5组团队分为两个赛场同时进行比赛,每个赛场配一定数量(奇数)的现场评委,每组比赛双方通过现场陈述与辩论展现自身能力水平,评委通过现场投票的形式决定晋级决赛的团队,同时产生三等奖等奖项。
(4)复赛各赛场比赛结束后,由评委组组长或组长指定的其他评委对比赛进行现场点评。
#具体流程
(1)复赛前两日,晋级复赛的团队进行抽签。
(2)复赛前一日,承办单位根据抽签情况向各团队下达比赛使用案例。
(3)复赛当天两组团队在两个赛场同时进行比赛。
流程如下表:
出场顺序 | A队流程 | B队流程 | 出场顺序 |
1 | 1号队员陈述己方案例。3分钟。 |
|
|
2 | 2号队员陈述己方解决方案。4分钟。 |
|
|
| 3号队员陈述己方对A队案例的解决方案。4分钟。 | 3 | |
4 | 双方自由辩论。14分钟。 攻辩方(B)6分钟,防守方(A)8分钟。 |
| |
|
| 1号队员陈述己方案例。3分钟。 | 5 |
|
| 2号队员陈述己方解决方案。4分钟。 | 6 |
7 | 3号队员陈述己方对B队案例的解决方案。4分钟。 |
| |
8 | 双方自由辩论。14分钟。 攻辩方(A)6分钟,防守方(B)8分钟。 |
| |
9 | 4号队员进行总结。3分钟。 |
| |
|
| 4号队员进行总结。3分钟。 | 10 |
11 | 评委点评,投票。4分钟。 |
| |
| 总计60分钟 |
|
2、决赛
#总体安排
(1)晋级决赛的团队需在18小时内研究、分析其余晋级团队在初赛第二阶段提交的案例及解决方案。
(2)决赛时,6支晋级决赛的团队通过抽签分成两组,每组3支团队,抽签决定比赛先后顺序。
(3)每组比赛结束后,评委现场打分。
(4)根据6支团队得分情况确定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具体流程
(1)决赛前18小时,参赛团队通过抽签决定决赛分组和先后顺序,承办单位向各团队下达比赛使用案例。
(2)决赛当天所有的团队均需现场参赛。
决赛阶段比赛流程如下表:
比赛程序 | 比赛内容 | 时间控制 |
第一场 (共计80分钟) | ||
1 | A队1号队员陈述己方案例。 | 10分钟 |
2 | A队2号队员陈述由该案例所发现的问题。 | |
3 | A队3号队员陈述如何解决问题。 | |
4 | A队4号队员陈述该解决方案的现实意义。 | |
5 | BC两支团队针对A队案例与A队进行辩论,自由展示。 | 15分钟 |
ABC三支团队依次交换攻守方,一共3轮 | ||
6 | 评委对各队表现进行打分。 | 5分钟 |
第二场 (流程与第一场相同,共计80分钟) | ||
评委点评 (评委对六支团队的决赛表现进行点评,共计15分钟) |
(六)奖项设置
阶段 | 奖项 | 数量 | 内容 |
复决赛 | 特等奖 | 1名 | 现金奖励20000元+证书 |
一等奖 | 2名 | 现金奖励10000元+证书 | |
二等奖 | 3名 | 现金奖励5000元+证书 | |
三等奖 | 5名 | 现金奖励3000元+证书 | |
优秀指导教师奖 | 6名 | 进入决赛的团队的指导教师,证书 | |
复赛最佳表现奖 | 2名 | 两场复赛现场表现得分最高的选手,证书 | |
决赛最佳表现奖 | 2名 | 两场决赛现场表现得分最高的选手,证书 | |
最佳创意奖 | 2名 | 两场复赛案例报告中独具亮点的团队(允许空缺),证书 | |
初赛 | 赛区特等奖 | 7名 | 七大赛区各1名,证书 |
赛区一等奖 | 14名 | 七大赛区各2名,证书 | |
赛区二等奖 | 21名 | 七大赛区各3名,证书 | |
赛区三等奖 | 108名 | 晋级初赛第二阶段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之外的所有团队,证书 | |
本科生代表队优胜奖 | 20名 | 证书 | |
最佳人气奖 | 2名 | MPAcc代表队和本科生代表队各1名,证书 | |
| 参赛证明 | 所有提交案例的团队 | 证书 |
| 最佳组织奖 | 2名 | 证书 根据晋级决赛、复赛、初赛第二阶段团队数量情况(依次对比)进行评价 |
附件1
MPAcc员工案例大赛
企业授权书
MPAcc员工案例大赛组委会:
参赛学校单位:
参赛案例名称:
参赛团队名称:
本企业授权该团队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围绕本单位撰写案例,该团队撰写案例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本企业对案例涉及的内容资料没有异议。
特授权该团队使用本案例参加MPAcc员工案例大赛。
所有案例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参赛单位MPAcc负责人签字(亲笔签名):
参赛单位学院盖章:
企业盖章:(企业二级单位及以上)
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2
MPAcc员工案例大赛
团队承诺书
初赛第二阶段案例报告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所采用信息和资料的获得途径及利用方式合法合规,否则本团队将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关责任。参赛作品为团队原创,未采用已编写完成或被收录入库的案例。如发现作品有任何造假、剽窃等问题,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参赛资格或撤销奖项。
○同意 ○不同意
参赛团队名称:
所有案例作者签名(亲笔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